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公司法问答 >> 文章正文
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?
阅读选项: 自动滚屏[左键停止]
作者:程军律师  来源:  阅读:

根据《民法总则》第61条的规定,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,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,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。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,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。鉴于法定代表人的特殊身份和职责,不得不面对以下法律风险:

1、民事责任风险

(1)《公司法》第147条规定:“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、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,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。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,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”。也就是说,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违反忠实和勤勉义务,损害公司利益的,应当对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。

(2)《公司法》第149条规定:“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,给公司造成损失的,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”。也就是说,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,给公司造成了损失,公司有权要求法定代表人承担赔偿责任。

(3)《公司法》第152条规定“董事、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,损害股东利益的,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”。也就是说,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,损害了股东利益,股东有权要求法定代表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。

2、行政责任风险

《民法通则》第49条规定:“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除法人承担责任外,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、罚款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:(一)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;(二)向登记机关、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、弄虚作假的;(三)抽逃资金、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;(四)解散、被撤销、被宣告破产后,擅自处理财产的;(五)变更、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,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;(六)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,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。”也就是说,在公司出现该条规定的情形时,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能就公司的该情形须承担行政责任。

3、刑事责任风险

我国《刑法》规定的某些罪名中,除了对单位进行处罚外,还可能追究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”的刑事责任。在司法实践中通常将法定代表人认定为单位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”,并据此对法定代表人判定刑事责任。

】【关闭窗口
 :: 站内搜索 ::
 
 :: 点击排行 ::
·董事会议事规则(范本)
·公司经营范围变更详细流..
·公司实际控制人概念辨析..
·如何理解《公司法》第18..
·公司治理中股东、董事、..
·新三板上市条件
·如何理解《公司法》第50..
·自然人股东死亡后股权继..
·企业改制方案(规范样本..
·如何揭开公司面纱?
设为主页  |  收藏本站 | 友情链接 | 管理登录